乃銘在現場|一位24小時的藝術家-鹽田千春 在東京森美術館述說她的個展【靈魂顫抖】
每日焦點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中國瓷器及藝術品
將於9月紐約亞洲藝術期間週亮相佳士得
佳士得將於9月紐約亞洲藝術週期間,呈獻一系列出自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中國瓷器及藝術品。當中最引人注目的包括:兩件由Russell Tyson珍藏,於1954年入藏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一件萬曆五彩魚藻紋大蒜頭瓶以及一件乾隆黃地青花纏枝花卉紋高足盌。另外,一件源自Kate Sturges Buckingham珍藏的清康熙豇豆紅釉太白尊,並於1926年入藏於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左:明萬曆 五彩魚藻紋大蒜頭瓶 單行六字楷書款
右上:清乾隆 黃地青花纏枝花卉紋高足盌 單行六字篆書款
右下:清康熙 豇豆紅釉太白尊 三行六字楷書款
鄭乃銘/東京報導
面對12年前的癌症又在2年復發,而且這個時間也正好是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與東京六本木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開始研擬她的個展【靈魂顫抖】(魂がふるえる)之時,鹽田千春在記者會場提及自己的憂慮;不知是否能如願、如期把展覽辦出來時;亦不免哽咽而暫停說話。
鹽田千春【靈魂顫抖】個展在森美術館舉辦記者會
鹽田千春於記者會現場致詞
這位個子嬌小、內心卻勇敢強壯的藝術家在接受《亞洲藝術新聞》專訪時就坦承「我對這個展覽能夠呈現,內心真是無比感動。對我來說,2年前癌症復發,我感到無比的害怕,我想到12歲的女兒、我的先生;他們沒有了我,那怎麼辦呢?我平日是不會想到生與死的問題,可是面對女兒、先生時,我的確會想到他們沒有我,又會怎麼活下去呢?」「一旦我沒有辦法撐到展覽開始,那又該怎麼辦?」
「許多的問題,就這麼伴隨我一路從展覽準備起動。但或許就是這樣的一種目標吧!讓我反而更能夠一心一意要將這個展覽辦好。這個展覽橫跨我25年創作歷程,當我重新面對自己過去的作品、6件大型裝置作品,很多關於做當時作品時的記憶全都回來了。我想,我是從作品裡面對自己的生命歷程,也在這過程中一再告訴大家,我是一位藝術家、一位24小時的藝術家,除了藝術之外,我什麼都不是。而我的作品,就是爲我說出我所有想法。」
鹽田千春
森美術館在呈現今(19)日開始的鹽田千春個展,以一種視覺書寫的回顧方式來展現,讓鹽田千春的早期繪畫作品、行為錄像、裝置作品,甚至她參與一些舞台的視覺作品都透過展牆與空間裝置的表現,讓1972年出生在大阪的鹽田千春,在自己的藝術創作生涯不同階段的表現都有了相當清楚的脈絡遊走。
尤其是鹽田千春的大型裝置作品,過去觀眾或許都只是單獨欣賞的一件或二件,這次則是相當全面都在展廳中呈現,這也是她在日本最大型、作品最完整的呈現。難怪這個展覽吸引了日本以外國際媒體的注意。
鹽田千春最受到國際肯定與歡迎的大型裝置作品,透過黑線/意寓深邃宇宙、紅線/意寓血液、把人與人拉近的緣分、白線/意寓純潔、開始與結束。
透過線的牽扯、纏繞,與她經常放到裡面的船,鹽田千春說「船,在我心中意味著孤獨的旅程,對我來說,我自己也不要清楚船要航向何處,但人生不都經常面對這樣的情況嗎?儘管如此,我們仍要勇敢於自己的執著,仍然要繼續航向前方」。
一個展覽,既是策展人、美術館的心血。一個展覽也同時是藝術家個人內心最佳載體。鹽田千春在森美術館【靈魂顫抖】應是最佳範例。
左起:《亞洲藝術新聞》總編輯鄭乃銘、鹽田千春
左起:森美術館長南條史生(Fumio Nanjo)與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
臺灣非畫廊負責人簡丹(左)也特別飛抵東京探訪鹽田千春
參與鹽田千春【靈魂顫抖】個展記者會的臺灣嘉賓
展覽現場
鹽田千春個展【靈魂顫抖】將於明(6/20)日展出至10月27日。
鹽田千春1977年幼稚園模樣
鹽田千春的行為藝術
鹽田千春1989年攝影作品〈親戚容顏〉
鹽田千春 2002-2019年作品〈在沈默裡〉
鹽田千春2004年作品〈View of Construction Site in Berlin〉
鹽田千春2014-2019年作品〈Accumulation: Searching for the Destination〉
鹽田千春2016年〈不確定旅行〉
鹽田千春2016-2019年〈我們去哪裡?〉
2017年鹽田千春再度被醫生診斷癌症復發,她於是以女兒的雙手爲主軸,但慣常的線則被金針取代,意味著她對許多的未知與無法掌握的恐懼。
鹽田千春2018年水彩作品〈Cell I〉
鹽田千春2018年作品〈時空的反射〉
鹽田千春2019年新作〈再生與消滅〉
鹽田千春2019年作品〈紅與黑〉
鹽田千春2019年作品〈小小回憶的收集〉
鹽田千春2019年作品〈身體的外在〉
今日藝術書推薦
《亞洲藝術新聞》 No.173
巴黎蓋布朗利【劈空—日本竹藝】展覽圖錄
長按二維碼,關注罐 新聞
罐 新聞
微信:CansART
微信製作、推送、咨詢服務
請洽罐子小秘書